三大秘笈制造最佳受精卵

   优孕是一个全新的生育新理念:在精子和卵子结合那一刻前的3个月,甚至6个月,就开始了孕育准备,因此生命的孕育不仅只是10个月。力求在达到优身、优时、优境的最佳状态下,让最健康最富活力的精子和卵子在天时地利人合时,把父母双方的精良基因如容貌、智慧、个性、健康在受精卵中高度重新组合并表达。

  秘笈一:如何优身受孕?
  你该做的生理准备:怀孕前3个月要双双身体健康无病,任何一方如果患有结核病、肝炎、肾炎,特别是女性患有心脏病、糖尿病、甲亢、性病、肿瘤都不宜受孕。病愈后也要3个月后再受孕。孕前3个月双双停止酗酒和吸烟。孕前3个月都要慎用药物,包括不要使用含雌激素的护肤品。从事对胎儿有害职业的夫妻,尤其是女性一定要在孕前3个月暂时离开。长久采用药物避孕的女性,要在停药6个月后再孕。不要在疲劳时性交受孕。过胖和过瘦的女性应把体重调整到正常状态。 
  为减少“早孕反应”对身体的营养损失,要在准备怀孕前的3个月积极进食富含营养素的食物,如含叶酸、锌、钙的食物。在准备怀孕前的3个月,多吃瘦肉、蛋类、鱼虾、动物肝脏、豆类及豆制品、海产品、新鲜蔬菜、时令水果。男性多吃鳝鱼、泥鳅、鸽子、牡砺、麻雀、韭菜。少进火腿、香肠、咸肉、腌鱼、咸菜,不要吃熏烤食品如羊肉串等。少吃罐头及少喝饮料。洗蔬菜注意以浸洗方法去掉残留农药。
  你该选择的受孕心理
  在心情愉悦,没有忧郁和烦恼的状态下进行负有受孕使命的性交。丈夫要重视并让妻子达到性高潮,它对于得到一个健康聪明的孩子至关重要。
  促进性高潮的小秘诀:以受孕为目的的性交特别需要视觉刺激,所以要开灯,让室内沉浸在微弱的红粉灯光下,摆上迷人香沁的鲜花,放送些轻松优症状的音乐,必须打破沉默。
  
  秘笈二:如何优时受孕
  要点1.让刚排出的卵子立即受精,可避开外界环境,孕育体质佳、智商高的孩子机率最大。
  你要学会测定自己何时排卵:
  采用测定基础体温的方法测定排卵日:基础体温是人经过6--8个小时睡眠后醒来未进行任何活动所测得的体温。排卵前基础体温逐渐下降,相对较低,保持在36.4--36.6摄氏度;在排卵日基础体温下降到最低点;排卵后基础体温升高,一般上升0.3--0.5摄氏度,一直维持到下次月经来潮前开始下降。
  根据阴道粘液变化判断排卵日:女性月经周期分为干燥期-湿润期-干燥期。在月经中间的湿润期,白带较多而且异常稀薄,一般持续3--5天。观察分泌物像鸡蛋清样、清澈、透明、高弹性,拉丝度长的这一天就是排卵日。
  运用避孕镜检测排卵日:每天清晨,用舌尖将1滴唾液滴到镜片上,风干或灯下烤干后看到“羊齿状结构”即为排卵日。在安全期则会出现不规则气泡和斑点状图象,如果这两种图象同时出现,说明你处在过渡期。此种方法新颖、且操作简单便于掌握,测试准备迅速。
  提示:你可选择以上2--3种方法,综合分析观察,便可能获得准确的排卵日。
  要点2.在最佳的生育年龄段受孕
  研究表明:中国妇女最佳生育年龄为24--34岁,父亲在30--40岁,母亲在24--29岁时生下的孩子易成才。
  益处:最佳生育年龄女性生理与心理均趋成熟,精力充沛,利于孕育和抚育胎儿及婴儿,可避免胎儿发育不良,妊娠合并症及流产、死胎或畸胎。因为智力的遗传大多来自父亲,30岁以上的父亲不仅智力成熟,且生活经验较丰富,能够懂得和接受胎教知识,特别是会关切爱护妻子,从而使胎儿生长发育良好。
  要点3.在最佳受孕季节――夏末秋初时怀孕
  益处:夏末秋初气温适宜,避开了病毒流行,疾病爆发的时间。有丰富的食品可使孕妇得到最充足的营养并贮备于体内,以预防妊早期孕吐反应所造成的营养损耗,利于胎儿早期大脑发育。到妊娠中、晚期正值春季,宜人的环境非常有利于胎教。
  提醒:不要在冬春季节受孕,因为此时灰尘多、风沙大、气候不稳定,孕妇极易被流行病毒感染情绪波动,抵抗力下降,从而导致胚胎畸变。
  
  秘笈三:如何优境受孕
  受孕时你要避开自然界环境这些变化:太阳磁暴、地震、日月蚀、月圆之夜都会使人的情绪发生很大改动,并且精卵细胞质量下降。
  雷电交加之时产生强烈的X射线,会引起生殖细胞染色体畸变。
  太阳黑子周会发生太阳耀斑,对生殖细胞和胚胎有伤害,导致出生后智力不良。
  提醒:
  1.避开在太阳黑子高峰年。科学研究认为,太阳黑子在爆发时可能会对人体造成很大冲击,尤其是生殖细胞,造成受精卵的着床和生长发育受到阻碍,甚至导致出生后智力不良。
  目前,国际统一规定以1745年的零点计算太阳黑子周,统计学上一般认为每隔11.2年出现一个太阳周。
  2.避免在每个月的阴历14-16日时同房受孕。这段时间里月球对地球的引力最大,容易引起人体情绪发生波动,影响精子和卵子的活力。
  3.避开在各种自然界灾害时间受孕,如雷电交加、山崩地震或日食和月食时,自然界中会产生强烈的X射线,使精子和卵子受到辐射,发生畸变。

责编:科普知识网

分享到:

>相关科普知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