研究称红矮星的宜居行星可能面临“缺氧”

[摘要]目前,科学家最新研究显示,活跃红矮星宜居带中的系外行星可能面临着“缺氧”。

研究称红矮星的宜居行星可能面临“缺氧”

科学家最新研究显示,活跃红矮星宜居带中的系外行星可能面临着“缺氧”。

微科普讯 据科学新闻网站报道,目前,美国宇航局戈达德太空飞行中心科学家弗拉基米尔-艾拉佩蒂安(Vladimir Airapetian)表示,最新研制的一个计算机模型可以评估出红矮星周围系外行星离氧子的逃逸速度,这对于探测系外行星可居住性具有重要作用。这项最新研究报告发表在近期出版的《天体物理学杂志快报》上。

艾拉佩蒂安博士称,如果我们希望发现一颗能够形成和维持生命的系外行星,我们必须计算分析出它们的亲源恒星,必须更近一步地理解我们需要的亲源恒星。为了探测一颗恒星的宜居带,通常天文学家分析该恒星释放的热量和光线。

比太阳质量更大的恒星会制造更多的热量和光线,因此恒星宜居带将更远一些,而比太阳质量更小的寒冷恒星的宜居带范围较小一些。恒星释放热量和可见光、释放X射线和紫外线辐射、以及制造耀斑和日冕物质抛射等,都统称为太空气象。

恒星辐射产生的一种可能效应是大气侵蚀,高能粒子牵引大气分子,例如:氢和氧,进入太空环境。科学家经常在红矮星中搜寻宜居行星,因为红矮星是最寒冷、最小的恒星,也是宇宙中遍布数量最多的,因此很容易探测到一些小型行星。

艾拉佩蒂安博士指出,当我们观测银河系内部的年轻红矮星时,将看到许多亮度低于太阳的恒星,依据传统定义,环绕红矮星的宜居带应当比地日距离近10-20倍。目前我们知道这些红矮星在频繁的耀斑和恒星风暴过程中会在系外行星宜居带制造大量X射线和极端紫外线喷射。每天年轻恒星制造的超耀斑和放射性喷射是太阳观测到的10倍以上。

超耀斑可导致大气侵蚀,当高能X射线和极端紫外线首次分解分子成为原子,之后电离大气气体,在电离过程中,放射线将轰击原子,并去除电子。电子比最新形成的离子更轻,因此它们更容易逃逸引力牵引,并进入至太空环境。

伴随着制造出越来越多的负电电子,将形成强大的电荷分离,在离子逃逸过程中诱导正电荷电离子脱离大气层。该模型分析指出,大量氧逃离环绕红矮星的宜居行星。同时,各种早期大气侵蚀模型表明,在离子逃逸过程中,氢是最容易逸出的。

 

 

责编:科普知识网

分享到:

>相关科普知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