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普让我长知识

社会生活不能没有科普,我的有些知识是通过科普渠道得来的。最近,我看了三篇科普性读物,令我耳目一新。
    一篇是凤凰网上的一篇报道,说的是近日在波士顿召开的美国天文学会会议上,麻省理工学院(MIT)行星生命科学科学家通报了他们的发现,据称,在距离地球遥远的宇宙空间里,硫磺分子很可能是一种外星生命赖以生存的物质,在某种星球上,可能生活着呼吸或进食硫化物的生物。通过这个方向的研究,将有助于天体生物学家评估宇宙中以硫化物进行生命活动的生物,能否成为高等智慧生物。
    另一篇是中国科协举办生命科学学术沙龙上的一个发言,发言的科学家大胆提出光和人创想,其具体思路是,将植物的叶绿体通过某种方式移植到人的前额上,在需要进食时,可在太阳光下进行光合作用,同化二氧化碳合成碳水化合物,这样,人类既可以节省时间,又可以改善环境。受其启发,在几十年前就有人进行了有关光合作用电子传递过程中的两个光系统既PSIIPSI的模拟研究,这两个光系统在传递电子过程中是接力进行的,当时他们设想,在体外构建一个高效能的植物叶绿体体系,模拟建造氢燃料电池,并设想使用在机器人上,以此解决机器人能量问题。
    还有一篇是收集在美国知名学者罗伯特.劳伦斯.库恩《走进真实》里的一篇文章,这是从事不同领域研究科学家的精彩对话,在关于人类的智力能理解宇宙吗?的对话中,生物学家、物理学家和社会科学家形成共识:智能生命是某种可以相互间交流和有共同理解基础的生物;在宇宙的某一角落,完全有可能存在非碳生物;未来智能生命很可能是人和机器的融合,我们未来的后代将更像人工智能,一种可能是下载人类,将我们的意识复制到计算机中,或者创造出真正的人工智能,可以在复杂的太空中生存;我们是一种可以适应这个充满水和氧气的特殊星体的生物,机器人却可以适应任何环境...
    人择原理,在宇宙中出现智能生命是小概率事件,地球上的生命开始于35亿年前,在这很久以后,才出现了多细胞有机体;在其后百分之九十的历史中没有出现哺乳动物,在哺乳动物出现后的百分之九十九的历史中没有出现人类。所以万事万物均有无数种可能性,如果其中的一次有什么不同,世界就不会是今天这个样子。有生物学家据此断定,人类是宇宙中的唯一。但并没有得到广泛认同。
    在宇宙别的地方存在不存在生命?存在不存在智能生命?一直是人们思索的问题,自从有了科技手段以来,人类就没有停止过对外星生命的寻找。在浩瀚无比的宇宙中,地球只是太阳系中一颗普通的行星,它没有更特殊的地方。按万事万物多样性思考的逻辑,我更愿意相信,在地球上能演化出生命,在宇宙别的地方也一定能演化出生命。但它们会有着完全不同的生命结构,它们会用不同于我们的方式认知外部世界。问题是,我们与它们之间能交流吗?

关于作者:张兴,高级工程师,高级经济师,管理工程硕士,经济学硕士,先后在大型国企、经济管理部门和科技社团任职。
    近年来,曾在《新华文摘》,《学术交流》,《科技工程教育研究》,《科技导报》和中国人民大学资料中心等刊物上,发表论文60余篇,多次主持国家级和省级软课题研究并获奖。已出版多部专著。

责编:微科普

分享到:

>相关科普知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