幽默感也可以用数学模型量化吗?

 我们如何量化幽默感呢?它是如此复杂又个性化。来自阿尔伯塔大学的研究者们为此量身定做了一个数学模型,发现幽默或许不仅仅关乎个人,还与演化和社会信息交流有关。

  

 
“这的确是第一篇用量化理论来研究幽默的论文。”阿尔伯塔大学的心理学教授克里斯•韦斯特伯里(Chris Westbury)说道,他是这项新实验的主要作者。他还说:“有关幽默感的研究还很少。”量化幽默的灵感是由早期另一实验衍生出来的,那个实验要求患有失语症的参与者检查字母串,并确定哪些是真的单词,哪些不是。在实验过程中,韦斯特伯里注意到一个有趣的现象:参与者在听到一些编造出来的词语时会不禁大笑,比如“Snunkoople”。
 
哪些单词会引人发笑呢?
韦斯特伯里引入了“词熵”这个概念,即单词的熵(entropy)。熵是来自数学和物理学的概念,用于衡量事物的秩序或可预测性。同样是人造单词,“finglam”的字母组合比“clester”更为罕见,在韦斯特伯里的定义下,这类单词的熵值更小。
 
“举个例子,美国知名漫画家苏斯博士(Dr. Seuss)创造了许多滑稽的单词,而我们则能证明他创造的这些单词熵值都很低,或者说他在创造这些新词的时候下意识地降低了词语的熵,”韦斯特伯里说,“词熵最终都是和每个字母能组成单词的概率有关。所以你如果看看苏斯博士创造的Yuzz-a-matuzz这样的词,再计算一下它的熵,你会发现这些词的熵很低,因为字母z很难和其他字母组成词语。”
 
受到人们对单词“Snunkoople”的反应的启发,韦斯特伯里决定着手研究能否以单词的熵作为一种量度,来预测哪些词语会让人们感觉滑稽。
 
在实验的第一部分,研究者让参与者比较两个人造词的幽默程度。在第二部分,他们则要从1到100来给人造词的幽默程度打分。
 
“实验发现,两个单词熵值的差别越大,被试就越有可能按照我们预想的那样去选择。”韦斯特伯里说道。他指出,参与者选择与预期相符合的几率最高达到了92%,“这么高的预测正确率太令人惊讶了,在心理学实验中达到92%准确率的预测更是实属罕见。”
 
幽默意味着安全
所有参与者选择都近乎一致,这或许能揭示出幽默的本质,以及它在人类演化中的作用。韦斯特伯里提到了1929年沃尔夫冈•克勒(Wolfgang Köhler)做的一项有名的语言实验。在那次实验中,参与者看到了两幅图片(见下图),一幅比较尖锐,而另一幅更加圆滑,他们被要求指出哪幅图更适合“塔基啼”(Takete)这个名字,哪幅更适合“巴鲁巴”(Baluba)。几乎所有的参与者的直觉都认为,塔基啼描述的是尖锐的物体。这个现象表明,物体的形状和读音之间存在着某种共同的对应关系。
 
几乎所有人都认为左图更适合“塔基啼”的发音,右图更适合“巴鲁巴”。
 
这其中的原因可能跟演化有关。“我们认为幽默是自己个人的事情,但演化心理学家则认为幽默是一种传递信息的方式:如果你笑了,就意味着没有危险的事情发生。”韦斯特伯里说。
 
他举了个不速之客私闯民宅的例子:如果发现闯进来的是只猫而不是位梁上君子,那这个人可能会一笑而过。“你的笑声向你周围的人传达了一种信息,就是你原以为是什么危险人物“大驾光临”,事实证明不过是杞人忧天而已。这是演化而来的一种方式。”
 
幽默来自违背预期
用单词的熵来预测幽默感的想法和19世纪一位德国哲学家的理论不谋而合。这位叫做阿图尔•朔彭豪尔(Arthur Schopenhauer)的哲学家提出幽默来自于与预期想法相悖,而非如此前另一个理论所说:幽默仅仅只是建立在不可能的基础之上。我们能通过不同的方式去违背预期,从而产生幽默。
 
我们对人造词语的预期是与音韵学有关的(即我们预期每个单词都有一个特定的发音),而对双关语的预期是与其语义相关的。“双关语好笑的原因之一,就是它们违背了我们对于单词意义的预期,即一词一义。”韦斯特伯里说。想想这个笑话:老公对老婆说“我想静静”,老婆质问道“静静是谁?”当你听到这个“静静”的笑话时,你觉得好笑是因为事情出乎你的意料——你第一反应里的“静静”意思和笑话里的意思大相径庭。
 
这个实验可能无法改变单口相声行业,毕竟喜剧的高潮不可能来自于简单的文字游戏——但是这些发现可能会有商业应用价值,比如给产品命名。“我很想知道产品名字和产品严肃程度之间的联系,”韦斯特伯里说道,“比如说,人们可能不会愿意买一个写着搞笑名字的药品来治疗严肃疾病,反之亦然。”
 
找到一个可测量的方法去预测幽默只是幽默研究的冰山一角。“这篇论文的论点之一,就是幽默不是一个单一化的事物。一旦你开始从概率的角度去思考幽默,你就会开始理解我们为什么会觉得各种各样的事情好笑,也会理解它们好笑在哪里。”他们的论文已经发表在《记忆与语言杂志》(Journal of Memory and Language)上。(撰文: 克丽丝蒂•康登(Kristy Condon)  翻译:杨一森  审校:胡家僖)

责编:微科普

分享到:

>相关科普知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