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报道该怎么看?

选择性信息

当今时代,新闻资讯非常发达,人们可以随时随地了解国内外各领域的最新消息。这些新闻所报道的“世界”,一定反映了世界的本来面目吗?
比如关于恐怖袭击的报道。2015年底,在美国加州的圣贝纳迪诺市发生一起恶性校园枪击案,事后当地人接受采访时,有的表示以后将自己在家教育孩子,不敢让其上学校了;有的表示以后在家看电影,不敢去电影院这种人多的地方了。当地人的心情可以理解,如果遍地都是恐怖袭击,那么呆家里肯定最安全了,可是恐怖袭击真的如此普遍吗?

新闻报道该怎么看?.jpg
事实上恐怖袭击根本没那么多。媒体所报道的,都是一种选择性信息。关键在于,人们往往通过媒体报道,来了解世界。以“片面”的选择性信息,来认识“全面”的世界,有时自然会不恰当,通常这会带来错误的自信心。

媒体报道的“世界”

美国《纽约时报》是一份全世界发行的著名报纸,涵盖全球各地的最新消息,其中对恐怖主义的报道,可谓是及时又细致。自9·11之后,有关恐怖主义的报道在全球从未中断过,欧洲的法国巴黎、比利时布鲁塞尔、德国柏林,北美洲的美国奥兰多和圣贝纳迪诺,还有亚洲的中国新疆,等等,世界各地几乎都发生过恐怖袭击。
一时之间,人们谈恐色变,尤其害怕自己一不小心成了受害者。那么恐怖袭击与刑事案件中的凶杀案相比,哪一个会导致更多的人非正常死亡呢?
左述三个柱状图中,左柱和中柱分别表示同一时期美国和全世界恐怖袭击与凶杀案造成的死亡人数的对比,右柱是同时期《纽约时报》报道的死亡人数对比情况。通过对比,很明显地发现2015-2016年间,恐怖袭击造成的死亡远远少于凶杀案,不论在美国,还是全世界范围内都是如此。但是在右柱对比图,即《纽约时报》的报道中,恐怖袭击造成的死亡人数与凶杀案却几乎是相同的数量。
出现这种情况的原因或许有很多,比如媒体希望使人们提高警惕,避免将来可能有更多人受害;也可能是媒体认为恐怖主义能引起读者更大的兴趣,有利于增加发行量。但不论原因是什么,至少在《纽约时报》,尤其是封面报道上,恐怖主义所占比例远高于其他事件。
于是读者接收到的信息就出现了偏差,他们以为,非正常死亡的美国人,相当一部分原因是由于遭到了恐怖袭击,并且恐怖袭击在美国非常猖獗。如右上图,就是美国人2015年在《纽约时报》上读到的恐怖袭击死亡情况。
很明显,西欧和美国的恐怖袭击死亡人数远高于世界其他地区,两者加起来有150人,占比高达75%,而其他地区一共仅有49人。
但是实际情况到底怎样呢?让我们再以数据和图表来说明,见右下图。
实际上,2015年全世界共有约30000人死于恐怖袭击,受害者多数是无辜平民,其中大多数是穆斯林平民。目前,世界上有许多武装冲突地区,比如伊拉克、叙利亚对伊斯兰国(ISIS),尼日利亚对博科圣地(伊斯兰组织,相当于塔利班),阿富汗、巴基斯坦对塔利班的冲突,等等。武装冲突要么带来局部战争,要么导致民族、宗教矛盾升级,其中夹杂着不断发生的恐怖袭击。由于大部分袭击发生在穆斯林国家,也造成大多数受害者是穆斯林平民。
照此计算,西欧和美国的恐怖袭击死亡人数尚不足1%,这与美国人对恐怖袭击的印象实在是大相径庭。这说明,媒体的选择性报道给读者带来多大的影响!

媒体左右决策

媒体报道是信息的来源,而信息又是人们决策的依据。建立在媒体报道上的决策过程通常是这样的:

从图中看到,媒体报道作为其中一个因素,发挥着非常重要的作用。如果把推理过程简单列述出来,应该是如下表这样的。

虽然表中只列出了推理过程,但很明显人们可以据此做出决定,而且相应的结果也会不一样。比如法国巴黎发生恐怖袭击后,旅游业下降了70%;美国9·11之后,人们害怕乘飞机,纷纷坐汽车,结果导致在随后几个月内,车祸死亡人数额外增加了至少1000人(美国车祸死亡人数平均每月约为3000~4000)。其实以实际而论,不论什么时候,乘汽车的风险系数都要比飞机大得多。
这就是接收选择性信息的后果,从某种程度上说,这样的报道是不道德的。因为它会影响人们的决定,而且常常是负面的影响。

集体扭曲的观点

这种情况意味着,人们对世界的看法常常不是世界本来的面目。
在中东国家,民众对美国的印象,同样都来自媒体报道。选择性信息同样存在于中东的媒体上,自然而然民众会读到关于美国空袭、军事行动的大量报道。并且在这些报道中,美国军事行动造成的平民伤亡,肯定会被重点报道。比如伊拉克战争至少造成10万平民伤亡,而战后美军(2011年底全部撤离)直接、间接地又“造成”了多少平民伤亡……这些肯定都是报道的重点。然后,他们就会把灾难归咎于美国,根本不可能同情美国人在恐怖袭击中受到的伤害。
如果再算上其他相关报道,比如阿布格莱布与关塔那摩的监狱丑闻,中东民众对美国的“偏见”就更强了。那么在这种情况下,让中东穆斯林去理解美国国内对穆斯林的“偏见”,岂非痴人说梦?
之所以产生这种现象,源于回声室效应,即反复强调某方面事实,会让大多数人认为这就是全部的事实,就像回声室里的声音不断回荡一样。媒体报道有偏好,会选择有价值的、感兴趣的、相关的话题(即对另一些话题不涉及),而人们读新闻时也会“迎合”偏好,同样选择自己感兴趣的、有关的信息。这种偏好会带来回声室效应,一定程度上扭曲人们的世界观,就好比有一只看不见的手在引导读者走路。
媒体不是公益事业,有报道偏好似乎可以理解,因为它必须迎合读者的兴趣,保证发行量,否则就没有利润无法生存。《纽约时报》的编辑们看来,或许恐怖主义事件能引起读者更大兴趣,就大幅报道、刊登许多相关事件,宣传烘托。另一方面,或许这里面也有恐怖分子暗中助力,因为他们借此就能恐吓更多的人群,扩大恐怖影响,招募更多的狂热跟从者。
读者有偏好,似乎也能理解,毕竟人们都有自己的兴趣爱好,而且精力有限不可能面面俱到。但是,如果人们仅通过媒体报道来了解世界上发生了什么,并认为这就是世界的本来面目,而没有意识到媒体报道具有选择性,那就大错特错了。
回声室效应在媒体报道上几乎无可避免,如今在社交媒体时代更是如此。以前,它仅限于一定范围内,在一个国家、社会、群体内产生效应。但是,今天处于社交媒体时代,每个人都会发“新闻”(微博、朋友圈、Facebook、Twitter等),毫无疑问都带有强烈的个人偏好——跟自己有关。人们受媒体、“朋友圈”的影响越来越大,个人偏好对大众的影响越来越广,那么我们更要明白,新闻的回声效应与新闻背后的世界是不一样的,只有这样我们才能透过新闻,树立全面的世界观。

责编:科普知识网

分享到:

>相关科普知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