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认识脑梗死:大脑的“交通堵塞”
脑梗死就像大脑血管突然被“血栓”堵住,导致脑细胞缺氧坏死。它发病急、后果重,可能引发偏瘫、失语甚至猝死。但好消息是:80%的脑梗死可以预防! 关键在于控制风险因素和养成健康习惯。二、这些“隐形杀手”正悄悄威胁你的大脑
1.“三高”不控制
高血压:血管的“沉默破坏者”,长期高压会损伤血管内壁。
高血糖:糖尿病患者的脑梗死风险是普通人的2-4倍。
高血脂: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坏胆固醇”)会在血管壁堆积,形成斑块。
行动指南:40岁以上每年测血压、血糖、血脂;已确诊者严格遵医嘱用药。
2.不良生活习惯
吸烟:尼古丁会加速血管硬化,吸烟者风险增加2倍。
酗酒:过量饮酒导致血压波动,增加出血性中风风险。
熬夜+久坐:让血管“生锈”,血流变缓。
3.其他高危因素
肥胖(尤其是腹型肥胖)、心脏疾病(如房颤)、家族史、年龄>55岁。
三、预防脑梗死,记住“5个护脑法则”
1.吃对食物,给血管“减负”
多选:全谷物、蔬菜、深海鱼(富含Omega-3)、坚果。
少吃:咸菜、加工肉、油炸食品、含糖饮料。
小技巧:用“211饮食法”——每餐2拳蔬菜、1掌蛋白、1拳主食。
2.动起来,让血液“跑”起来
每周150分钟中等强度运动(如快走、跳舞、骑车),或每天30分钟散步。
办公室人群:每小时起身活动3分钟,做做“踮脚尖”促进下肢循环。
3.戒烟限酒,保护血管内皮
戒烟后2年,脑梗死风险可下降50%;限酒男性<25g/天,女性<15g/天。
4.定期体检,抓住“预警信号”
40岁后关注颈动脉超声,筛查血管斑块。
房颤患者需按医嘱抗凝治疗,预防血栓脱落。
5.管理情绪,避免“情绪中风”
长期焦虑、愤怒会使血压骤升,尝试冥想、深呼吸或倾诉释放压力。
四、黄金4.5小时:抓住急救时间窗
脑梗死发生后,每耽误1分钟,190万个脑细胞死亡!
快速识别“FAST”口诀:
F(Face):微笑时一侧脸下垂。
A(Arm):双臂平举,一侧无力下垂。
S(Speech):说话含糊或无法理解。
T(Time):立即拨打120,送医争取溶栓或取栓治疗。
五、护脑小贴士:融入日常生活
晨起喝一杯温水,稀释血液。
避免用力排便(可诱发血压骤升)。
冬季注意头部保暖,寒冷刺激易引发血管收缩。
脑梗死的预防不在一朝一夕,而在日积月累。从今天开始,用一杯清水、一次散步、一次深呼吸,为大脑筑起健康防线!记住:最好的治疗,永远是预防。
本文作者:田英慧,秦皇岛市第一医院综合内科护士长。
责编:微科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