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科学数据证明常识有意义吗?

         做科研,经常被问及“你搞得这个有什么意义”?

        特别是纯理论性、基础性的工作。

        实验室开始全面涉足“基于宏基因组技术研究畜牧业抗生素耐药基因的多样性和耐药机制”,与刚入门的小师弟、小师妹交流,总会被问,都知道畜牧业滥用抗生素了,都知道很多抗生素都失效了,为什么还要搞!

        “都知道”这个词就引出了:证明大家都知道的常识有意思吗?

         其实用科学的数据来证明一个已知的事实本身,就是一个了不起的工作。这让我想起两年前听过的一个研究多环芳烃的院士的报告: 日本说他们的环境污染大部分来自中国,韩国就发表言论“他们50%的环境污染来自中国”,言外之意,都是我们中国的错。美国也忍不住了,你看那污染云层,都来自东亚(实际上说我们国家)!我们一个劲地喊,我们冤枉,“走出国门的污染很少”。但是人家不信。陶院士做的就是到底我们中国的污染物能有多少出我们的国界,又有多少到达国外。研究结果表明,到达日本和美国的微乎其微,大部分都到内蒙古和越南去了!并且还发了不错的文章!日本、韩、美也不说什么了。 

        你说这研究有意义吗?

        至于抗生素耐药性基因研究,前期都是“单钩钓鱼”式。随着宏基因组的发展,逐渐地被“撒网”式所代替,才能系统、全面的研究。比如鸡养殖场的抗生素滥用:

        目前,鸡肠道微生物耐药情况研究,普遍用药敏试纸检测、PCR和变性梯度凝胶电泳来评价鸡肠道微生物耐药基因的多样性和数量。微生物耐药机理的研究主要通过质粒敲除和PCR以及一些生化方法。前期研究表明耐药基因主要存在于质粒上;耐药性与整合子,质粒以及外排泵相关。

        然而,这些方法都离不开筛菌,筛菌缺点:抗药细菌在现有的抗生素环境下被分离出来了,但是还有一些未表现出对现有抗生素环境抗性的细菌,它们的基因也许在抗生素刺激下产生了其他方向(即在现有抗生素环境外的)的抗药性,这些潜在抗性被忽略掉了。

        随着宏基因组技术的发展,我们可以对已知的和未知的抗生素耐药性基因进行系统、全面地筛选。针对大规模肉鸡养殖时添加大量抗生素,用科学的数据来证明抗生素滥用在鸡场引发的抗生素耐药性基因的多样性和表达丰度,具有现实意义,能为政府决策提供一些可靠地数据。

        开始了解这一领域,感觉有以下几点认识:

1.样品的选取、对照的设计是关键;

2.类似的文章起点高,信息量大,对数据结果以图的形式展示水平要求更高;

3.任何一个结果都有可能成为“story”的素材。

4.抗生素滥用基础和临床研究意义重大,咱看到了,别人也看到了。很多人都在“觊觎”这一领域。

5.天时地利人和,我们要加快速度搞。

责编:微科普

分享到:

>相关科普知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