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所受的科学教育的缺憾

岁月蹉跎,不知不觉年龄即将上半百,霍然回首,虽然捧着科学这碗饭吃,居然没有半粒米是自己贡献的,自己在科学上所做的工作,连往灶里续一把柴火都算不上。每每想到这里,不禁暗自伤神。客观说,鉴于自己的年龄、天赋和努力等各种因素,我的科学学术之路已经走到尽头。本着“人之将死其言也善”这种态度,将自己在科学之路上的缺憾说出来,供年轻学子借鉴,希望他们不要重复我这类人的人生弯路。

一个人要想在科学之路做出一点名堂出来,离不开他曾经所受的科学教育、自身的天赋、努力和各种机遇。换句话说,如果一个人不能在科学之路上有所发现,多半也是这些环节出了问题。对于我而言,自身天赋非常有限,每每想到当年读研究生浪费光阴打麻将,自己羞愧得恨不得找一个地洞钻进去。对于年轻学子而言,我深信他们的天赋比我不知道强多少倍,我也相信他们不会像我当年上大学那么无知,将会打麻将视为智慧的表现;机遇这个问题,不是我可以给予年轻学子的,但我相信年轻学子在人生路途之中,多多少少会遇到不少好机遇;因此,想来想去,只有谈我曾经受过的科学教育,也许才会对年轻学子有一丝参考价值。下面,我罗列出自己当年所受科学教育的缺憾:

1、很少有老师跟学生强调科学精神的重要性。

科学精神简单说就是“不信神、不怕鬼”,敢于质疑包括祖宗、领袖、老师等人的各种观点。

2、从未有老师告诉学生,学习和研究科学需要一种信念。

科学信念正如爱因斯坦所言:深信宇宙背后存在一种秩序,科学家的使命就是不断揭示这种秩序,并告知公众。

3、从未有老师跟学生介绍“奥卡姆剃刀原理”这类科学问题判断的“黄金法则”。

“奥卡姆剃刀原理”说的是,如果有多种理论模型能够解释同一客观现象,那么,理论模型越简洁,离真理就越近。当年,哥白尼的“日心说”能够战胜托勒密的“地心说”,这一原则功不可没。

4、从未有老师向学生介绍“日心说”的前因后果,以及这种过程对于学习和研究科学意味着什么。

当年学习哥白尼的“日心说”、开普勒运动定律、牛顿万有引力定律的时候,老师只会照本宣科,将教科书中的一些数学公式,搬到黑板,给同学们机械地介绍了一下。从未介绍在“地球与太阳,到底谁绕谁转”这个问题上,民众、宗教、科学家等不同群体是如何看待的,为什么“日心说”最终取代了“地心说”?在这个过程之中,发生了哪些故事?所有的这一切,教科书里面没有,老师也没有讲给学生听。更令人气馁的是,有一次大学本科同学聚会,我将“为什么日心说是正确的,地心说是错误的?”这个问题抛给昔日的同窗的时候,居然没有一个人能够回答。待我简单介绍了一下之后,这些昔日同窗不仅不谢我,还纷纷批评我:你这种看法有问题,搞懂“日心说”的来龙去脉没有什么价值和意义的。甚至还有一个同学说:你看我现在管全省电台业务,我不懂“日心说”的来龙去脉,我不是干的好好的么?于是,最终,我就基本上一言不发,老老实实接受同学们的再教育。

5、中小学阶段,完全没有做过科学意义上的科学实验

在我的印象中,小学、初中是完全没有做过科学实验,老师也没有演示过,高中只看过老师演示少数几个科学实验。

6、大学阶段的科学实验,基本上是“照本宣科”。

有事先设计好的实验目标和步骤,只需要按照实验手册,照本宣科地做一遍就可以获得预期的结果。对于科学问题,基本没有多少自主性的探究。

7、受科学教育过程中,老师都是鼓励“解题为美”,很少有老师从科学思维角度谈科学教育。

8、从未有老师强调创造性和创造性思维之类的东西。

所受的科学教育,是以“复读机”为美。这种教育就是鼓励学生多记忆住教科书的内容,在此基础之上解答一些科学习题,并没有发现、爱护学生的创造性,更谈不上对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

9、从未有一个老师论及“科学是什么”这个话题。

科学精神、科学信念、科学思维、科学方法、科学规范,这些东西少一样,科学就不是科学。

10、从未有老师说过“汉语及中国文化背后的思维,是学习现代数学和科学的极大障碍”。

哪怕是英语老师也没有这样说过,哪怕是出国留洋回来的老师也没有这样说过。在我遇到的所有老师,都是将语言视为工具,而没有上升到思维层面来看待。

以上,是我对自己失败的科学之路所涉及到的科学教育这个问题的回顾。我的这些切肤之痛是真实的,我可以对“上帝”发誓:如果撒谎,愿意下地狱。我也知道,即使我如此真诚,也不可能取悦所有阅读本文的人。特别那些将“中国人”及“中国文化”这类概念视为比真理还要重要的人,很少有人不反对上面的第10条。对于本文所罗列的内容,有人要是说,自己所受的科学教育与这些内容一点都不沾边,我只有诧异和“嫉妒”的份儿:是什么好运使得这些人成为中国文化这张无形大网的“漏网之鱼”的呢?如果有少数人表示赞赏,本人也不喜,因为,我们都是“天涯沦落人”;如果有不少人持批评乃至批判的态势,本人更不愿意辩解,我只会在内心祝愿这些人继续“洪福高照”;如果有少数年轻人,哪怕只有一个,看了本文之后,若有所思,本人就可以聊以自慰了,本文就是写给这些年轻人看的,我衷心祝愿这些年轻人少走没有价值的弯路,即使要走弯路,也要走爱因斯坦在量子力学方面的弯路----这些弯路仍然带来了人类认知的突破。

责编:微科普

分享到:

>相关科普知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