念珠菌性阴道炎是什么?
念珠菌性阴道炎是一种由真菌中的念珠菌过度生长导致的阴道炎症,属于妇科常见疾病。这种炎症主要集中在女性的外阴和阴道部位,具有传染性。患者常会看到白色分泌物明显变多,质地像豆腐渣或酸奶块,同时伴随难以忍受的瘙痒、火辣辣的灼烧感,性生活时还会感到疼痛。治疗时主要使用抗真菌药物,大多数患者恢复效果良好,但若是治疗结束后再次复发,需要尽快就医。
念珠菌性阴道炎在人群中的发病情况是怎样的?
患病率根据国际医学统计数据显示,每4位女性中就有3位会在一生中至少得1次这个病,将近一半女性(约45%)会反复患病2次甚至更多次。这说明念珠菌性阴道炎是困扰众多女性的常见健康问题。
传染源
主要的传染源有两类:一是已经确诊患有念珠菌性阴道炎的女性;二是携带念珠菌但可能没有明显症状的性伴侣。这类真菌可能在伴侣的生殖器部位寄生而不显现病症。
传播途径
传播方式主要有两种类型:首先是内源性传染,也就是人体本身存在的念珠菌在阴道、肠道、口腔这三个部位之间互相转移,比如肠道里的念珠菌可能转移到阴道引发感染;其次是直接接触传播,大多数的感染是通过性行为传播的,少数情况是通过共用毛巾、浴盆等贴身物品间接传播。
易感人群
以下六类人群需要特别注意防范:怀孕中的准妈妈、长期服用避孕药的女性、血糖控制不佳的糖尿病患者、免疫力较弱的群体(如艾滋病患者)、连续使用抗生素超过1周的人群,以及接受过器官移植等需要服用抗排异药物的人群。
念珠菌性阴道炎有哪些类型?
根据临床表现和致病菌种类,念珠菌性阴道炎分为两大类:单纯性(普通型)和复杂性(特殊类型)。这两种类型在致病原因和症状严重程度上都有明显区别。
单纯性念珠菌性阴道炎这类属于比较常见且症状较轻的类型,主要特征包括:发生在未怀孕的健康女性患者的散发病变,以及白色念珠菌引起的轻度或中度念珠菌性阴道炎。
复杂性念珠菌性阴道炎这类情况包含五种特殊类型:第一种是由非白色念珠菌(如光滑念珠菌)引发的感染;第二种是孕期女性发生的感染;第三种是1年内反复发作4次以上的复发性感染;第四种是出现严重外阴溃烂、大片红肿的重症患者;第五种则是合并糖尿病、长期使用抗生素或免疫抑制剂等情况引发的继发性感染。这些类型往往需要更长时间的治疗和跟踪观察。
念珠菌性阴道炎的病因
念珠菌性阴道炎是常见的妇科真菌感染,绝大多数情况下都是白色念珠菌在捣乱。当身体抵抗力下降时,这些真菌就会趁机在阴道和外阴部位大量繁殖,导致发炎发痒。需要特别注意的是,长期用药、过量补充雌激素以及患有慢性病的人群更容易被盯上。
念珠菌性阴道炎的病因有哪些?
据统计,80%~90%的念珠菌性阴道炎都是由白色念珠菌引起的,剩下10%~20%则可能是热带假丝酵母菌、近平滑假丝酵母菌、光滑假丝酵母菌等真菌作怪。阴道本身是偏酸性的环境(pH值通常在3.8-4.4之间),这样的酸碱度原本能抑制有害菌,但要是酸性过弱(比如pH>4.5),成了念珠菌生长的温床。 研究发现,约30%孕妇和10%-20%普通女性的阴道里检测得到少量念珠菌。这些菌就像冬眠的种子,平时安分守己,只有当身体防御系统出现漏洞时才会大量繁殖引发炎症。值得关注的是,念珠菌其实很怕高温,用60℃的热水持续加热一个小时就能消灭它们,但对消毒剂、紫外线这些常见消毒手段却有较强的抵抗力。
念珠菌性阴道炎有哪些诱发因素?
抗生素长期服用抗生素就像在阴道里喷洒除草剂,不仅杀灭有害菌,连有益菌也会被误伤。当维持阴道健康的主力军乳杆菌减少时,念珠菌就失去制约开始疯长。 雌激素雌激素水平升高会让阴道环境变得更“脆弱”。这种情况多见于三类人群:孕妇(孕期激素水平自然升高)、口服避孕药使用者(药物含雌激素)、接受大剂量雌激素治疗的女性(如更年期激素替代治疗)。 糖尿病血糖控制不佳的女性阴道分泌物含糖量增高,相当于给念珠菌提供了天然的营养液。特别是怀孕期间由于代谢变化,更容易引发真菌感染。 免疫力低下免疫系统相当于身体的保镖,当这个保镖被削弱时(比如长期使用激素类药物、患有HIV感染、器官移植后服用抗排异药物),念珠菌就会趁虚而入。 肥胖及穿紧身内衣裤紧身裤就像给会阴部盖了层厚棉被,加上肥胖带来的皮肤褶皱,容易形成温暖潮湿的“真菌培养箱”。这种环境会加速念珠菌的繁殖速度,增加感染几率。
念珠菌性阴道炎的症状
最常见的症状是阴道分泌物变得像酸奶一样浓稠且量多,同时伴有外阴部位持续性的刺痒感。多数患者还会在同房时感到疼痛、外阴灼烧样疼痛,或者在排尿过程中出现刺痛感。 念珠菌性阴道炎有哪些典型症状呢? 外阴瘙痒患者会感到外阴部位有明显的瘙痒感,这种不适在夜间会更加明显。当症状加重时,瘙痒感会变得非常剧烈,就像有蚂蚁在皮肤上爬行,导致难以静坐或安稳入睡。 阴道分泌物异常阴道分泌的液体会比平时明显增多,质地变得浓稠,看起来像过期酸奶的状态。部分患者的分泌物还可能带有腥味或酸臭味,这种情况需要特别注意。 疼痛部分患者会出现不同类型的疼痛:同房时的隐痛或刺痛,外阴部位持续性的灼烧样疼痛,以及排尿时产生的尿道刺痛感。这些疼痛症状往往会影响日常活动和夫妻生活。
正确就医
当女性朋友出现阴道分泌物变得浓稠增多、外阴持续瘙痒、同房时疼痛、排尿时有灼热刺痛等情况时,就需要尽快去医院检查了。这些都可能是阴道炎症发出的信号,及时就医能帮助尽早找到病因。
念珠菌性阴道炎去哪个科室就诊?
建议优先前往妇科就诊,如果是怀孕期间的准妈妈出现这些症状,可以直接到产科进行检查。
医生如何诊断念珠菌性阴道炎?
医生确诊念珠菌性阴道炎需要满足核心标准:在阴道分泌物中找到白色念珠菌的芽孢或假菌丝。具体诊断流程包含三个步骤:详细询问病史、仔细的体格检查、结合症状评分系统。当总评分达到7分或以上,就属于比较严重的念珠菌性阴道炎。
医生会通过五个维度来评估病情严重程度: 阴道充血、水肿可分为无/轻度/中度/严重,分别评为0~3分。 分泌物量可分为无 / 较正常量稍多些 / 量增多但无溢出 / 量增多且可见溢出,分别评为0~3分。 外阴瘙痒可分为无 / 偶有痒感,不影响患者日常生活 / 瘙痒明显,影响患者日常生活 / 痒感剧烈、坐立难安,分别评为0~3分。 外阴处的抓痕、糜烂、皲裂按无或明显可见,分别评为0或3分。 患者疼痛感可分为无 / 轻度 / 中度 / 严重,分别评为0~3分。 念珠菌性阴道炎有哪些相关检查? 体格检查医生通过妇科检查会观察到:外阴皮肤发红肿胀,有些患者能看到抓挠痕迹或脱皮裂口。阴道内壁明显充血,表面覆盖着类似豆腐渣的白色分泌物,擦掉后会看到发红的黏膜,严重时可能会有局部破损或浅溃疡。
实验室检查方法
阴道分泌物检查通过两种检测方式确认诊断:
盐水湿片法:直接在显微镜下观察分泌物,发现假菌丝或芽孢。
革兰染色法:经过特殊染色处理后更清楚地显示真菌结构。
真菌培养及药敏试验这两种检查主要针对两类人群: 治疗效果不理想、反复发作的患者。 有明显症状但常规检查没找到真菌的患者。 不仅能确诊感染,还能检测出致病菌对哪些抗真菌药物敏感,帮助医生选择最有效的治疗方案。
念珠菌性阴道炎需要和哪些疾病区别?
细菌性阴道炎患者表现为分泌物增多,多为白色,有腥臭味,瘙痒较念珠菌性阴道炎略轻。实验室检查可以明确区分二者,如细菌性阴道炎患者的阴道分泌物的pH>4.5、胺试验检查呈阳性、显微镜下检查可见线索细胞。 滴虫阴道炎患者的分泌物主要为稀薄脓样或者泡沫状,伴有瘙痒感。可通过实验室检查鉴别诊断,滴虫阴道炎显微镜下可见阴道毛滴虫和大量白细胞,而念珠菌性阴道炎可见念珠菌假菌丝或芽孢。 细胞溶解性阴道病此类患者有与念珠菌性阴道炎患者类似的外阴瘙痒与灼痛感,需要通过实验室检查进行鉴别。细胞溶解性阴道病在镜下可见乳酸杆菌和上皮溶解后的细胞裸核,而念珠菌性阴道炎主要为念珠菌假菌丝或芽孢。
念珠菌性阴道炎的治疗
该病的治疗方案主要包括抗真菌药物和使用祛除诱因的疗法。在整个治疗过程中,最需要关注的是做好日常诱因管理,同时严格遵循医嘱按时按量用药。
念珠菌性阴道炎有哪些一般治疗措施?
消除诱因预防和治疗的关键在于消除可能诱发疾病的因素: 在医生指导下停用可能引发症状的药物,包括糖皮质激素(如泼尼松等)、抗生素(如青霉素类)、雌激素类药物(如雌二醇); 日常选择宽松透气的纯棉内裤,保持每天更换清洗的好习惯。建议用开水烫洗内裤,使用过的毛巾、坐浴盆等私人物品也要进行高温消毒; 患有糖尿病的患者需要特别注意控制血糖水平,良好的血糖管理能有效预防感染复发。
念珠菌性阴道炎有哪些药物治疗?由于个体差异大,用药不存在绝对的最好、最快、最有效,除常用非处方药外,应在医生指导下充分结合个人情况选择最合适的药物。
主要使用抗真菌药物来控制病情,根据病情严重程度可选择外用或口服药物。对于重度念珠菌性阴道炎患者,通常需要在轻度患者治疗方案基础上增加1个疗程的用药时间。
局部用药
克霉唑制剂适用于不同阶段的念珠菌性阴道炎患者:
适应证:乳膏适合症状较轻的初期患者,当病情较为严重时则需要使用片剂;
使用方法:片剂和栓剂需要放置在阴道深处,乳膏可涂抹在外阴部位或直接在阴道内给药;
禁用人群:对药物成分过敏者以及未满12周岁的儿童禁止使用;
可能反应:用药部位可能出现灼热、瘙痒、红肿等过敏现象;
特殊提示:孕妇和哺乳期女性需遵医嘱使用。若存在基础疾病、其他感染性疾病或既往有复发史,就诊时需提前告知医生。治疗期间需注意,此时使用避孕套的疾病防护和避孕效果可能降低,需要避孕或缺乏其他防护措施的女性建议谨慎同房。
咪康唑制剂使用方法与注意事项:
使用方法:将栓剂或片剂放置于阴道深处;
禁用人群:对药物成分过敏者和12岁以下儿童禁止使用;
可能反应:多数患者无明显不适,个别会出现局部灼热、瘙痒或皮疹等过敏反应;
特殊提示:孕妇及哺乳期女性需在专业指导下用药。有慢性病、其他感染史或既往病史者需提前告知医生。需要特别注意的是,治疗期间避孕套的防护效能可能降低,建议采取更周全的防护措施。
制霉菌素制剂这类药物对念珠菌有较强的抑制作用,外用时产生不良反应的概率较低,适合需要长期用药或皮肤敏感的患者。
全身用药
氟康唑口服用药的注意事项:
适用人群:适用于无性生活史或无法进行局部用药的患者;
禁用人群:可能影响胎儿发育,孕妇禁止服用;
可能反应:少数患者会出现恶心、腹泻等消化道不适或皮肤起疹;
注意事项:肾功能不全者需要调整剂量,因为此时药物在体内滞留时间会明显延长。 念珠菌性阴道炎有哪些其他治疗措施?针对经常复发的患者,需要在常规治疗基础上采取强化和巩固措施,从根源上降低复发概率。 强化治疗在普通治疗方案基础上延长1-2个疗程,具体时长需根据病情严重程度由医生判断。 巩固治疗针对反复发作的情况,可选择三种预防方案: 在预计发作前开始预防性用药,持续6个月; 每月进行1个疗程的局部治疗,持续半年; 每周服用1次氟康唑,连续服用6个月。 性伴侣治疗一般情况下男性伴侣不需要常规治疗。但当出现瘙痒、红肿等不适症状时,建议及时到医院进行念珠菌检测,确诊后需同步接受治疗以避免交叉感染。
预后
念珠菌性阴道炎的康复结局因人而异。对于病情较轻且身体免疫力较强的患者,只要平时注意保持会阴部位的清洁卫生,存在自愈的可能性。但需要强调的是,规范的医学治疗才是关键。当患者及时接受针对性的抗真菌治疗后,通常能够获得良好的治疗效果,大多数人在完成标准疗程后可以实现根治。
但这类疾病具有反复发作的特点,当患者处于免疫力下降阶段(如过度疲劳、长期使用抗生素等情况),或是再次接触到诱发因素(例如穿着不透气的化纤内裤、血糖控制不佳等),病情可能会出现反复。这种情况在合并慢性疾病的患者中尤为常见。
需要特别注意的是,在疾病发作期间发生性行为,存在较高的交叉感染风险。如果性伴侣被感染,男性可能会出现真菌性龟头炎,表现为生殖器瘙痒、红斑或分泌物增多等症状。这种情况需要双方同时接受治疗才能有效阻断传播链。
日常管护
这种疾病可以通过科学管理有效预防,关键在于消除诱发因素。日常护理中保持外阴洁净干燥与定期复查尤为重要,能够帮助患者维持健康状态。
念珠菌性阴道炎如何家庭护理?
清洗后的内衣裤必须彻底晾干,潮湿环境容易滋生致病菌。建议选择通风良好的晾晒方式,阳光直射更有利于消毒杀菌。
念珠菌性阴道炎患者日常生活管理要注意什么?
饮食当身体免疫力降低时,更容易发生念珠菌性阴道炎。通过均衡饮食提升免疫力是重要预防手段: 重点补充维生素(如深色蔬菜、水果)和优质蛋白(鱼、瘦肉、豆制品); 每天保证1500-2000毫升饮水量; 烹饪方式以清蒸、炖煮为主; 控制甜食摄入,避免腌制食品和麻辣火锅等刺激性食物。 运动每周保持3-5次适度运动,如快走、游泳或瑜伽,每次30分钟左右。规律锻炼能增强体质,但注意避免过度劳累。 生活方式日常注意三个关键点: 保证7-8小时睡眠,尽量避免熬夜; 每天更换纯棉透气内裤,清洗外阴时使用38℃左右的清水; 阴道冲洗需严格遵医嘱,过度冲洗反而会破坏菌群平衡。 情绪心理特别是反复发作的患者容易出现焦虑情绪: 家属应及时沟通解释疾病可治愈性; 引导患者记录症状变化及时复诊; 推荐冥想、正念练习等舒缓压力的方式。
念珠菌性阴道炎病情需要日常监测哪些指标?
跟踪随访不同情况需要对应复查计划: 症状持续超过两周或治愈后两个月内复发需立即复诊; 复发患者治疗结束后1-2周复查体征改善情况; 治疗满1个月、3个月、6个月需进行真菌培养检测; 必要时通过药物敏感试验调整治疗方案。
念珠菌性阴道炎有哪些特殊注意事项?
五个重要提醒: 伴侣存在包皮过长需每日清洗,必要时进行包皮环切术; 长期服用抗真菌药需每季度检查肝肾功能; 治疗时要排查衣原体、淋病等合并感染; 急性发作期需暂停性生活,必要时全程使用安全套; 糖尿病患者要每天监测血糖并控制在7.0mmol/L以下。
念珠菌性阴道炎怎么预防?
三个防护要点: 避免紧身牛仔裤和化纤材质内裤,出汗后及时更换; 慎用香氛型卫生巾、沐浴泡泡等可能刺激外阴的产品; 规范使用抗生素和激素类药物,未经医生指导不要擅自使用阴道洗液。
参考资料
[1]谢杏,孔北华,段涛.妇产科学第9版[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18:241-244.
[2]沈铿,马丁.妇产科学第3版[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15:260-262.
[3]杨宝峰,陈建国.药理学第9版[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18:421.
[4]刘朝晖,廖秦平.外阴阴道假丝酵母菌病(VVC)诊治规范修订稿[J].中国实用妇科与产科杂志,2012,28(6):401-402.
[5]王辰,王慧慧,李焕荣,李星烁,马晓彤,李会阳,王宝晨,范爱萍,薛凤霞.《2018欧洲国际性病控制联盟/世界卫生组织关于阴道分泌物(阴道炎症)管理指南》解读[J].中国实用妇科与产科杂志,2018,34(12):1360-1365.
[6]张紫寒,史宏晖,郎景和,徐涛,熊巍,李晓燕,桂婷,陶陶,瞿红,詹宇新,刘崇东,程素敏,孙霭萍,邹杰,李茜,程娇影,潘红炬,廖志刚.克霉唑乳膏治疗外阴阴道假丝酵母菌病随机多中心前瞻性临床研究[J].中国实用妇科与产科杂志,2020,36(6):555-558.
责编:微科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