秋风送爽,却也会带来恼人的健康问题——秋季腹泻。这是由轮状病毒、诺如病毒等病原体引发的消化道疾病,每年9-11月是它的高发期,尤以婴幼儿、老年人和免疫力低下者最易感染。
秋季腹泻最需警惕的并发症:脱水与电解质紊乱
脱水:腹泻中最隐蔽的危险
腹泻时,人体会在短时间内大量丢失水分和电解质,若不及时补充,便会引发脱水。轻度脱水可能仅表现为口干、尿少;中度脱水时,眼窝凹陷、皮肤弹性变差;严重脱水则会导致意识模糊、血压下降甚至休克。
家庭观察小窍门:按压孩子手背皮肤,若回弹时间超过2秒,且连续4-6小时无排尿或尿量明显减少,很可能已出现脱水,需立即就医。
电解质紊乱:看不见的身体危机
随着水分流失,钠、钾、氯等维持生命活动的关键电解质也会随之大量丢失。低钾血症可引起肌肉无力、心律失常;低钠血症则会导致头痛、嗜睡、抽搐。这些“看不见”的紊乱有时比脱水本身更危险。
如何科学治疗与家庭应对腹泻?
补液:科学应对,补液是关键。
首选口服补液盐Ⅲ:药店出售的口服补液盐不仅能补水,还能科学补充电解质,调节电解质平衡。因其含钠量低,口感淡甜,更适合儿童食用。
自制补液饮:若无法立即获得补液盐,可临时用500ml米汤(煮沸后滤去米粒)加半啤酒盖盐替代。少量多次饮用不宜短时间大量饮用,以免刺激肠胃。
不推荐用运动饮料或果汁替代补液盐。尽管含钠量通常较低,但含糖量较高,补充效果不如口服补液盐,且可能因含糖量高加重腹泻。
饮食调整:给肠道放个假。 腹泻期间需遵循“清淡、易消化”的原则,如食用白粥、烂面条等,暂时避免乳制品、高纤维蔬菜和油腻食物,待症状缓解后逐渐恢复正常饮食。
何时必须就医?
呕吐频繁:无法进食进水,口服补液困难。
脱水迹象明显:如尿量明显减少(婴儿连续4-6小时无尿)、口唇干燥、哭时无泪、眼窝凹陷、精神萎靡。 发热持续:持续高热不退(超过38.5℃且难降温)。
大便异常:腹泻超过3天无好转,或大便带血。
精神状态改变:出现嗜睡、烦躁不安或惊厥(抽搐)。
预防措施:治病不如防病 勤洗手、注意食品卫生、避免接触腹泻患者是预防的关键。目前轮状病毒疫苗可有效预防婴幼儿轮状病毒腹泻,建议适龄婴幼儿接种。秋季腹泻虽常见,却不可小觑,掌握正确的应对方法,才能让这个秋天过得更加舒适安康。
责编:微科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