守护心脏的液体平衡术

  提起心脏保健,很多人会想到控制血压、坚持运动,却很少有人关注“液体平衡”这个隐藏的守护密码。其实,我们身体里的水分就像滋养心脏的“生命河流”,太多会让心脏不堪重负,太少又会让它“干渴乏力”,掌握这门“平衡术”,对心脏健康至关重要。

  先说说液体太多的麻烦。当我们喝太多水、汤,或者吃了过咸的腌菜、酱肉,身体为了排出多余盐分,会留住更多水分。这些额外的水分会像“小石子”一样增加血管里的压力,让心脏每次跳动都要更用力,时间久了可能出现气短、腿肿的情况,尤其对本身有心脏病的人来说,更是雪上加霜。

  那液体是不是越少越好?当然不是。如果喝水太少,血液会变得黏稠,心脏就像在“浓稠的泥浆”里工作,不仅容易疲劳,还可能增加血栓的风险。尤其是夏天出汗多,或者生病时发烧、腹泻,更要及时补充水分,让血液保持顺畅的流动。

  掌握“平衡术”其实不难。日常可以这样做:每天固定喝1500-2000毫升水,别一次性猛灌,分多次小口喝;少吃咸菜、加工肉,做饭时少放盐,避免身体“储水”;留意自己的体重,如果一天内体重突然涨了1公斤以上,可能是水分没排出去,要及时调整;有心脏病的朋友,还可以用小杯子定量喝水,方便记录。

  心脏的健康,藏在每一次喝水、每一口饭菜里。做好这门“液体平衡术”,就是给心脏最温柔的守护,让它能轻松跳动,陪伴我们走过每一天。

  关于作者:郝飞,女,河北省秦皇岛市第一医院主管护师。

责编:微科普

分享到:

>相关科普知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