钱骥

钱骥(1917年12月27日—1983年8月18日),江苏省金坛县人,地球物理学家,空间物理学与空间探测技术专家。主持设计、研制“T7气象火箭”及“东方红一号”卫星,对我国第一个人造卫星的发射做出重要贡献。1999年获中共中央、国务院、中央军委授予的“两弹一星功勋奖章”。
钱骥

念念不忘发展我国空间探测技术

——回忆两弹一星元勋钱骥先生重病时对我们的建言和期盼

1982年春,国防科工委在左家庄召开的实践二号卫星总结会后不久,周荫怀同志通知我,钱骥先生(原中科院开创卫星事业研制的“581”组成员)想见见王国森同志和我。当时,我们研究所已脱离七机部五院,隶属中国科学院空间中心的一个研究所了。时任七机部第五研究院副院长兼卫星总体设计部主任的钱骥先生为何找我们?我们想了一夜,百思不得其解。 次日一早,我们就乘火车进城,赶到白石桥五院大楼。钱先生见到我们很高兴,问我们是怎么出来的,以及我们在怀柔的工作和生活情况(当时我们住在怀柔北科学院干部进修学院的宿舍)。我们把近况向钱先生汇报后,他就把话题直接转到微波遥感器研制工作上来。 钱先生说:“知道你们在很困难的条件下开展微波遥感器的研制工作,我很高兴。”他面向王国森同志说:“三、四年前,你们还在505所时,我曾托你给秦(馨菱)先生带去一份国外微波遥感器研制情况的资料。现在,你们终于开展这项工作了。我希望你们坚持下去,坚持就一定会有好的前景。”我们向钱先生介绍了开展散射计研制的情况以及我们研究室当前的主要工作后,钱先生语重心长的说:“咱们所是赵九章先生创建的研究所,它在开展空间物理与探测技术研究方面应起重要作用。遥感技术在空间对地探测中必有很好的应用前景。”他接着说:“遥控、遥测技术是卫星总体中的重要环节,你们所离开五院后,五院是一定要重新安排这方面的工作的,而遥感技术在我国还处在探索和起步阶段,它将在空间对地观测中起重要作用。”钱先生勉励我们:无论环境如何困难,你们一定要坚持下去! 在返怀柔北的途中,王国森告诉我,钱先生给的那份资料,他向研究室汇报时,姜景山同志就要去了。现在开展这项工作,是钱先生多年的愿望。钱先生的话一直在我耳边回响,使我久久不能平息。按理,钱先生已不是我们研究所的领导了,却还对“咱们所”的前途如此操心,对我们研究室的前程分析得如此透彻。我衷心地感谢钱先生对我们的勉励和支持。这次谈话,是我毕生的精神支柱,使我有勇气在姜景山同志的领导下,一步一个脚印地走下去:从地基到空基,最后登上神舟4号的空间微波遥感平台。后来我才知悉,谈话时钱骥先生已身患重病。 次年,噩耗传来,我们敬仰的两弹一星元勋——钱骥先生,因病医治无效离开了我们。有幸的是,钱先生的期盼实现了:中国科学院国家空间科学中心已建立起一支研制空间微波遥感器的中坚队伍。

钱骥的个人经历

1917年12月27日诞生于江苏省金坛县。1943年毕业于国立中央大学(1949年更名为南京大学)理化专业。1947年进入中央气象研究所任助理研究员,协助赵九章先生开创地球物理研究。1957年后协助赵九章先生开展空间物理学新领域研究并倡导发展中国自己的卫星。60年代在地球物理所二部,组织并落实气象火箭研制,1965年9月中国科学院组建人造卫星设计院,被任命为技术负责人,组织领导总体组开展“东方红一号”的设计、研制工作,并于1970年4月24日成功发射。1968年后,历任七机部第五研究院卫星总体设计部主任,第五研究院副院长、科技委副主任。中国宇航学会理事,中国空间科学学会副理事长。

钱骥相关科学成就

中国地球物理学科的主要创业者之一,空间科学事业的创建者之一。在地球物理学科方面,提出对气象观测应建立规范、对地磁、地震波进行研究。在空间科学方面,开拓空间物理学新领域研究,主持T7气象火箭、第一个人造卫星《东方红一号》的设计、研制工作。在七机部第五研究院任职期间,提出以发展遥感应用为目的的返回式遥感卫星及长寿命卫星的重要建议,并组织论证、设计以‘空间物理探测兼新技术试验’的《实践二号》卫星”的研制工作。

责编:微科普

上一篇:郭永怀

下一篇:陈宗器

分享到:

>相关科普知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