普通人也该懂得护心指南

  心脏,如同身体里永不停歇的 “发动机”,从出生到生命终结,时刻为全身输送血液和营养。可很多人平时对它关注太少,直到出现问题才追悔莫及。其实,护心不用太复杂,从生活点滴做起,就能让这台 “发动机” 稳健运转。​

  饮食护心:吃对了,心脏少负担

  “病从口入” 这话在护心上格外贴切。高油、高盐、高糖的饮食,就像给心脏 “添堵”。​

  盐吃多了,会加重心脏负担,还可能引发高血压。建议每天盐的摄入量不超过 5 克,大概一啤酒瓶盖的量。做饭时可用香草、柠檬汁代替部分盐来调味。​ 油脂摄入要挑种类。动物油脂含有较多饱和脂肪酸,易让血管长 “斑块”,建议换成橄榄油、茶籽油等不饱和脂肪酸含量高的植物油。​

  多吃护心好食材。全谷物如燕麦、糙米,富含膳食纤维,能帮助降低胆固醇;新鲜蔬果像菠菜、西兰花、苹果、蓝莓等,含丰富维生素和抗氧化物质,可保护血管;深海鱼如三文鱼、沙丁鱼,富含 Omega-3 脂肪酸,对心血管有益,每周吃 2-3 次为佳。​

  运动护心:动起来,心脏更有力

  久坐不动是心脏的 “隐形杀手”,适当运动能让心脏更有活力。​

  选择适合自己的运动,比如散步、慢跑、游泳、骑自行车、广场舞等。刚开始运动的人,别追求高强度,可从每天散步 20 分钟开始,再慢慢增加到 30-40 分钟。​

  掌握运动节奏很重要。运动时心跳稍快、微微出汗,身体感觉轻松舒畅,就是合适的强度。若出现胸闷、胸痛、头晕等不适,要马上停下来休息。每周运动 3-5 次,坚持才有效果。​

  作息护心:睡好了,心脏能 “充电”

  熬夜就像让心脏 “加班”,长期睡眠不足会打乱生物钟,影响血压和心率,增加心脏负担。​

  每天要保证 7-8 小时睡眠。尽量固定作息,晚上 11 点前入睡,早上按时起床,周末也别熬夜太多。睡前别喝咖啡、浓茶,也别刷手机,让大脑慢慢放松,提高睡眠质量。午间可小睡 20-30 分钟,能让心脏短暂休息,下午也更有精神。​ 情绪护心:心态好,心脏少 “受伤”​。

  坏情绪对心脏伤害不小。长期焦虑、愤怒、压力大,会使血压升高、心率加快,还可能影响血管健康。​

  学会给情绪 “降温”。遇到烦心事时,不妨深呼吸,或找朋友聊天、听舒缓音乐,释放不良情绪。培养养花、画画、下棋等兴趣爱好,能让人保持平和心态。工作之余要学会放松,哪怕每天抽 10 分钟做喜欢的事,都能调节身心,给心脏 “减压”。​

  日常护心小细节:这些事别忽视

  戒烟限酒对心脏好处多。吸烟会损伤血管内皮,增加心脏病风险;过量饮酒会导致血压升高,影响心脏功能。能戒烟就尽量戒烟,酒最好不喝,若实在要喝,也要少量。​

  定期监测血压和心率。家里可备电子血压计,正常血压应低于 140/90mmHg。心率正常范围是 60-100 次 / 分钟,发现异常及时就医。​

  控制体重也很关键。肥胖会增加心脏负担,还易引发糖尿病、高血压等疾病。可通过合理饮食和运动保持健康体重,用体质指数(BMI)衡量,即体重(千克)除以身高(米)的平方,在 18.5-23.9 之间属于正常。​

  护心藏在每一餐饭、每一次运动、每一个好觉里。从现在开始,把这些护心小知识融入生活,用心呵护我们的 “生命发动机”,才能让它陪我们更长久地享受生活。

  关于作者:祖东亮,女,秦皇岛市第一医院主管护师。
 

责编:微科普

分享到:

>相关科普知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