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水眼”为先天性青光眼或发育性青光眼的俗称,表现为大角膜、深前房、眼压高,角膜有线条状混浊,眼底有损害,眼球体积也可以增大,视力受到损害,需要手术干预。
二、“牛眼”,指角膜部位包含虹膜组织的向前异常隆凸,似葡萄状凸起,前房极浅或消失,高眼压可导致眼球体积增大,外观上犹如“牛眼”,大部分病例视力丧失。亦可见于视网膜母细胞瘤的青光眼期,部分病例可呈“牛眼”外观。
三、“猫眼”,即白瞳症,瞳孔区呈现白色、灰白色或黄色反光,见于视网膜母细胞瘤、先天性白内障或某些眼内炎症病变。对于儿童的白瞳征象,一定要及早就医。
四、“兔眼”,即睑裂闭合不全,导致部分结膜和角膜暴露。常见原因为面神经麻痹(面瘫),瘢痕性睑外翻等。少数人正常睡眠时睑裂可有一缝隙,宽窄不一,称为“生理性兔眼”。
五、“雀蒙眼”,即夜盲症,指在光线昏暗环境或夜晚视物不清或完全看不清东西,行动困难的症状。后天暂时性夜盲多由于维生素A缺乏所致,需要及时补充维生素A,中医古籍即有进食羊肝治疗雀蒙眼的论述。先天性夜盲系遗传性眼病,如视网膜色素变性,由于眼底视网膜失去了合成视紫红质的功能,所以发生夜盲,目前尚无有效治疗方法,多以失明告终。
六、“鳄鱼泪”,可见于面神经麻痹恢复期,涎腺神经的再生神经纤维误长入泪腺,导致进餐时分泌唾液,同时泪液也分泌,出现流泪现象,传说鳄鱼在进食时会一边吃一边流泪,它是为了借助流泪排泄体内过多的盐分,人们借用于此,描写此种眼病。
七、“斗鸡眼”,亦称为“对眼”,指眼睛中间的瞳孔视轴由于眼肌力量不平衡而呈向中间靠拢的状态,就像两只鸡斗架一样,俗称“斗鸡眼”。正常人双眼注视同一物体,物体分别在两眼视网膜处成像,并在大脑视中枢重叠起来,成为一个完整的具有立体感的单一物体,这个功能叫双眼单视。如果婴幼儿在双眼单视形成过程中,受外界因素影响,致使一眼注视目标,另一眼偏斜不能往同一目标上看,于是就产生了斜视。临床上将眼球注视物体时一眼向内侧偏斜,称为“内斜视”,即“斗鸡眼”。多为原发性非调节性内斜视,经手术可以矫正。
八、“飞蚊症”,即玻璃体混浊。见于先天残留于眼玻璃体内的细微胚胎组织或细胞,或是视网膜或葡萄膜炎症时的出血侵入玻璃体内。临床上多见的是近视眼由于玻璃体变性致玻璃体液化混浊。飞蚊症为常见眼病,轻症者自觉眼前黑影飘动,犹如蚊蝇飞舞,一般不影响视力。如感到眼前粗大而量多的黑影,且视力不同程度减退,就需要及时到眼科检查治疗。
关于作者:王印其,眼科副主任医师。
责编:微科普